【核磁共振t1和t2的区别】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mri t1和t2 【核磁共振t1和t2的区别】

【核磁共振t1和t2的区别】

2022-05-28 04:5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文章导读

磁共振检查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检查,用途是非常广泛的,可以检查身体的任何部位,而且由于磁共振在检查的时候,和传统的检查方法相比较,核磁共振的检查是非常清晰的,特别有利于医生的判断,但是在做核磁共振的时候,通常是有t1和t2,一般对于这个都不太清楚,核磁共振t1和t2的区别有哪些呢?

核磁共振t1和t2的区别(1)

核磁共振t1和t2的区别有哪些呢?

1、磁共振(mageticresonanceMR);在恒定磁场中的核子(氢质子),在相应的射频脉冲激发后,其电磁能量的吸收和释放,称为磁共振。

2、TR(repetitiontime):又称重复时间。MRI的信号很弱,为提高MR的信噪比,要求重复使用同一种脉冲序列,这个重复激发的间隔时间即称TR。

3、TE(echedelaytime):又称回波时间,即射频脉冲放射后到采集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。

4、序列(sequence):指检查中使用的脉冲程序-组合。常用的有自旋回波(SE),快速自旋回波(FSE),梯度回波(GE),翻转恢复序列IR),平面回波序列(EP)。

核磁共振t1和t2的区别(1)

5、加权像(weightimage.WI):为了评判被检测组织的各种参数,通过调节重复时间TR。回波时间TE,可以得到突出某种组织特征参 数的图像,此图像称为加权像。

6、流空效应(flowingvoid effect):心血管内的血液由于流动迅速,使发射MR信号的氢质子离开接受范围,而测不到MR信号。

7、MR血管成像:有两种血管成像的模式,一是时间飞越法time Off light即TOF法;二是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即PC法。前者通过血流的质子群与静止组织之间的纵向矢量变化来成像,后者通过相位对比变化而区别周围静止组织,突出重建血管图像。目前以TOP法临床应用较广泛。

8、MR水成像:根据TW2图像,可以抑制其它的组织,只显示静止的水份,这一技术可作脑室成像、胆道成像、尿路成像等。

9、弛豫:在射频脉冲的激发下,人体组织内氢质子吸收能量处于激发状态。射频脉冲终止后,处于激发状态的氢质子恢复其原始状态,这个过程称为弛豫。

核磁共振t1和t2的区别(1)

10、 T1,是所谓的纵向弛豫时间,就是说你把质子磁化弄到z轴负向后,他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回到初始位置Z轴正向。 T2,是横向弛豫时间,就是说在横向平面产生一个磁化后,他会在多少时间内衰减到零。T2*呢比T2更短,因为有了梯度阿或者其他的一些使得场不均匀的因素, 横向磁化会 更快地衰减到0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